作为一个从V1时代就参与Metale的老玩家,看着这个项目一路走来,V3版本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这次升级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玩法,让我看到了Web3出版的无限可能。 颠覆性的出版革命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在Metale上架自己的电子书时的场景吗?那时候还得走各种审核流程。现在V3直接把这个门槛给拆了——任何人都能自由出版作品,这感觉就像把传统出版社的围墙直接推倒!更妙的是,我们可以为任何作品铸造Shares(相当于成为这本书的"股东"),用RCM来参与。这个设计太精妙了,我上周试着帮朋友的书mint了一些Shares,眼看着需要的RCM量在上涨,这种动态机制让早期参与者占尽优势。 新旧资产的转换艺术这里有个关键点很多新手容易忽略:Shares和bNFT的转换是单向的!就像把现金存成定期存款一样,一旦转换就取不出来了。我建议新玩家先把Shares留着观望,等看到某本书的热度确实起来了再考虑转换。不过说真的,看到那些耐久度高的bNFT能拿到更多分成,我又忍不住想转换... 说到耐久度为0的"废书",大家别急着处理。我有个朋友囤了200多本R0,现在都在偷着乐——因为在V3里,它们照样能参与版权分成!这就像股市里的"壳资源",谁知道哪天就值钱了呢? 道具市场的末班车10月10日这个时间节点太关键了!我连夜清点了自己的道具库存:37张卷轴、15个宝石...这些在V4都将成为历史。我的建议是:能用的赶紧用掉,特别是卷轴。虽然官方说会有替代方案,但根据我的经验,新旧交替时期往往藏着最好的套利机会。 内容市场的自然选择刚开始我也担心完全开放出版会带来垃圾内容泛滥,但仔细想想YouTube不就这么过来的吗?现在Metale这个市值排名机制简直绝了——好书自然有人捧场,烂书连汤都喝不上。我最近就在重点观察几个新锐作者的创作动态,准备提前布局他们的Shares。 代币经济的新格局RCM这个设计太狠了!所有铸造消耗都被锁在流动池里,这不就是DeFi里的流动性挖矿吗?我算了一笔账:随着优质内容增加,RCM的需求会呈现指数级增长。现在囤RCM,相当于在早期买了比特币矿机...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创世NFT的空投权益、白名单的优先铸造权、OPBNB的链上迁移...这些看似边缘的信息里其实藏着金矿。我特别看好inft的价值重估——当挖矿不再损耗耐久度时,现在的inft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 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次版本迭代的老玩家,我想说:V3可能是Metale至今最成熟的一个版本。它既保留了核心的阅读经济模型,又加入了DeFi的流动性玩法。不过要提醒各位的是,越是自由的系统,越考验玩家的判断力。建议大家多观察、少冲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 最后分享我的一个小发现:最近社区里有个叫"Web3书探"的账号,经常提前爆出一些优质新书的信息。关注这些信息渠道,往往能比市场快半步发现机会。祝大家在V3都能找到自己的财富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