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 > 沫A热融泡的金背后个被过度一潮的炒作

沫A热融泡的金背后个被过度一潮的炒作

2025-09-19 06:39:46 [访谈] 来源:币投时空

最近加密圈里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这个概念火得不行,连高盛、花旗这些老牌金融机构都跟着凑热闹。说实话,这种热度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疯狂的那段日子。

金融创新的迷思

RWA的故事听起来特别美好——"把房地产、股票、艺术品都搬到区块链上!"在目前流动性收紧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故事简直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诱人。但是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得说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太过分了。

记得去年看到BCG那份报告,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到2030年代币化资产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我当时就在想:这些专家是不是把金融发展史里的证券化革命和信息化革命都选择性遗忘了?

证券化的历史教训

1970年代开始的资产证券化浪潮已经教会我们很多。当时银行把房贷打包成证券出售,既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又创造了新的投资产品。这个金融创新确实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也埋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种子。

现在RWA鼓吹者说的那些所谓创新,比如提高流动性、简化流程,其实都是证券化和信息化早就解决的问题。这就好比有人跟你说发明了"轮子2.0",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重新发明轮子而已。

监管的现实困境

更让人担忧的是监管问题。我认识一位在北京做交易所的老朋友,2019年时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拿到第一批数字货币牌照。结果呢?现在他们公司早就转型做别的业务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很多从业者对监管的理解太天真了。他们以为推动立法就是打点几个关系那么简单,殊不知金融监管背后是整个制度结构的博弈。香港最近确实在推Web3新政,但你要真以为香港要All in区块链,那就太不了解政府运作的逻辑了。

技术的局限性

从技术角度看,现在的区块链基建还远未成熟。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大家都在喊"信息高速公路",但真正的基础设施建设花了十几年才完成。RWA现在面临的情况何其相似。

我比较看好的是那些真正利用区块链特性的项目,比如Maple Finance的去中心化借贷。但那些简单把传统金融产品"区块链化"的项目,多半会成为下一个ICO泡沫。

结语:保持清醒的头脑

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么多聪明人会相信这么明显的金融泡沫?后来我想通了,这和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很像——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狂欢中时,清醒的声音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RWA确实有它的价值,但绝不应该是现在这种狂热的炒作方式。作为从业者,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创新,而不是被各种华丽的"万亿叙事"蒙蔽了双眼。

(责任编辑:基础)

推荐文章
  •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这周的稳定币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各国政府和大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个新兴领域。说实话,这场争夺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加密货币范畴,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乎未来金融主导权的全球竞争。国家层面: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亚洲三强中日韩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本币稳定币的推进速度。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各国争夺SWIFT主导权的场景。只不过这次,战场转移到了区块链上。美联储两位理事的发言特别值... ...[详细]
  • 比特币生态突围战:BRC20如何打破数字黄金的桎梏

    比特币生态突围战:BRC20如何打破数字黄金的桎梏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比特币社区正在经历一场有趣的"身份危机"。曾经那些把比特币奉为"数字黄金"的保守派们,现在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单纯的储值功能已经难以满足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BRC20:比特币的"叛逆青春期"记得去年第一次听说BRC20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比特币上也能发币了?"要知道,这就像在纽约中央公园突然冒出一栋摩天大楼一样不可思议。比特币网络就像一位固执的老人... ...[详细]
  • 加密钱包突围战:三个关键视角帮你找到蓝海市场

    加密钱包突围战:三个关键视角帮你找到蓝海市场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去中心化的时代,钱包早已不只是简单的资产存储工具。作为一名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见证了太多钱包项目从诞生到消逝的过程。说实话,现在打开WalletConnect,350多个钱包选项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种拥挤程度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钱包作为区块链世界的入口,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一、绘制钱包版图:从生态覆盖到功能定位想象一个坐标系:横轴代表功能丰富程度,纵轴代表支持的区块链... ...[详细]
  • 香港律政司副司长解析加密货币法律迷局:跨境纠纷如何化解?

    香港律政司副司长解析加密货币法律迷局:跨境纠纷如何化解? 11月2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线上研讨会如期举行。这场由Meta Era、Techub News和Web3Labs联合举办的"司长面对面"活动,邀请到了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和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议员。作为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特别注意到张司长对加密货币法律问题的深入解读。区块链时代的法律困境张司长开门见山地指出,加密货币这个"数字新物种"给全球司法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地区的法律... ...[详细]
  • 市场暴跌中的精准狙击:我是如何带团队狂揽8700美元利润的

    市场暴跌中的精准狙击:我是如何带团队狂揽8700美元利润的 凌晨三点,当大多数投资者还在睡梦中时,我们团队的工作群突然炸开了锅。看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K线图突然跳水,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简直让人难忘。说实话,这种行情我们已经等待了整整一周。记得昨天下午复盘时,我就反复强调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空头信号。从MACD指标的死叉到成交量异动,再到关键支撑位的突破迹象,所有技术指标都在发出警报。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让团队成员重仓做空的,是那个经典的"乌云盖顶"形态。以太... ...[详细]
  • 比特币铭文NFT:那些无心插柳的艺术革命

    比特币铭文NFT:那些无心插柳的艺术革命 嘿,朋友们!昨天我们一起聊了比特币铭文生态里的10K头像和艺术品项目,今天就让我们把时间线再往前推一推,回到这个生态最初的野蛮生长时期。说实话,每次回顾比特币铭文的早期故事,都让我想起2009年那些在自家电脑上挖比特币的极客们。那时的Ordinals技术就像比特币刚诞生时一样,谁也不知道这块"新大陆"上会长出什么奇花异草。无心插柳的历史见证第一批铭文NFT的诞生简直堪称数字版的"石器时代"。那时的... ...[详细]
  • 币安变局:危机还是转机?一位老用户的深度观察

    币安变局:危机还是转机?一位老用户的深度观察 说实话,今天看到币安和CZ的新闻时,我第一反应是长舒了一口气。作为从17年就开始在币安交易的老用户,这些年见证了太多起起落落,这次事件反而让我看到了行业成熟的曙光。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币安还是个初创小平台,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就成长为行业巨无霸?但成长太快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CZ就像币安的"灵魂人物",这种深度绑定在创业期是优势,但当交易所体量达到现在这个级别时,反而可能成为潜在风险点。这让... ...[详细]
  • 美国为何急于收紧数字资产监管?一场与恐怖主义金融战的升级

    美国为何急于收紧数字资产监管?一场与恐怖主义金融战的升级 最近华盛顿的风向让人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拜登政府正在推动一项可能是911事件以来最重要的财政改革——要求国会赋予财政部更强大的数字资产监管"武器"。这个动作看似突然,实则酝酿已久。记得去年10月那场火药味十足的听证会吗?财政部副部长沃利·阿德耶莫在会上直言不讳:"现在我们就像在用弓箭对抗导弹。"他所说的"导弹",指的就是恐怖组织越来越娴熟的加密货币使用手法。据内部消息透露,财政部正在寻求建立"连坐... ...[详细]
  • 深夜暴跌!我们的空单策略大获全胜

    深夜暴跌!我们的空单策略大获全胜 天啊!昨晚的市场真是让人心跳加速!比特币和以太坊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而我们的团队恰恰提前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些明显的技术指标发出预警信号时,手心都出汗了,但还是果断建议大家进场做空。不得不说,这次的判断简直精准得连我自己都有点惊讶。以太坊空单稳稳拿下30个点,比特币更是夸张地赚了500点,两单加起来足足8700美元入账!那些熬夜跟着我们一起操作的朋友们,现在肯定在偷着乐吧?我... ...[详细]
  • 币圈投资的9个实用技巧:从稳健到激进,总有一款适合你

    币圈投资的9个实用技巧:从稳健到激进,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到数字货币投资,我见过太多人一夜暴富,也见过更多人血本无归。今天我想分享几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投资策略,希望能帮助你在动荡的币圈中找到自己的节奏。1. 囤币:最考验心态的"无为而治"记得2017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以太坊200美元时买入后就放在冷钱包里,中间经历了90%的暴跌都没动,现在看看简直是个传奇。囤币确实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但也是最考验人性的。我建议选择一个你真正看好的主流币种,然后就像... ...[详细]